北埔民、居:一個典型客家山城的庶民與建築記趣

點閱:85

其他題名:一個典型客家山城的庶民與建築記趣 北埔民居

作者:古武南著

出版年:2015[民104]

出版社:活字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

出版地:新北市

集叢名:Life

格式:PDF

ISBN:9789869158022

分類:文化風俗人類  

新竹縣北埔鄉曾被文建會的「社區總體營造」評比為全台灣最適合人居住的鄉鎮,是客家聚落中保存最好、古蹟最多,人與商業也最興旺的一處聚落;北埔老街數十年來都是著名的景點。
 
北埔聚落開墾至今已近兩百年。原先為原住民與平埔族居住地,後來是客家人姜秀鑾家族與閩人周邦正等人合力拓墾,成立了今日的一級古蹟金廣福公館(商號),鄰近的天水堂(也是一級古蹟)。
 
開墾之初,先民為了防範外來侵擾,便以集居的模式生活,耕種、鑿井、築屋;早在一八五○年就已發展成一完整的聚落,加上日治前後當地紅茶產業的興盛蓬勃,因此北埔鄉是客家聚落中保存最好、古蹟最多,人與商業也最興旺的一處聚落;北埔老街數十年來都是著名的景點。
 
作者古武南為當地知名文化工作者,家族三代世居北埔,多年來返鄉,除了自費出版地方報、加入導覽,也積極以攝影、文史、推動古蹟維護工作保留當地原貌。本書以數年的心血完成,詳述了北埔的人文薈萃,也對十餘棟北埔最著名的百年建築作了圖文並茂的深入介紹,此外更穿插了許多作者自幼到大,穿街走巷、豐富活潑的童年記憶,瞭若指掌的人物,鄉親的生活情境、軼事,有第一手的精彩與趣味生動的陳述,人文風情躍然紙上。
 
「過家即是鄉下人生活中的串門子。住在北埔,以前過家就好比吃三餐,是必須也是平常的,北埔自觀光經濟化,生活科技化,觀念國際化,這世界時尚的三大化侵入善良老聚落之後,向來家家戶戶大門敞開的街坊,突然間變得緊閉了起來。古樸的老街上除了作生意的店家外,很多鄉親開始深居簡出,日子過得不堪其擾。假日的北埔,人多、車多、噪音及垃圾多,儼然成了老聚落裡的另一款新景象,過家在北埔好像也將從以前的動詞,慢慢轉化成名詞了。
 
北埔是個集諸多人文資產於一身,生活純樸的小山城,更是我們家族世代居的所在。返回能夠安頓身心的家鄉,能把家鄉所發生的趣事,傳遞給他人共享,是一件既快樂又幸福的大事。藉由本書的發行,寄望能為生活匆忙的人,留下些許我們曾經擁有,又即將失去的有趣事物。」――北埔文化工作室 古武南
 
本書特色
 
深入北埔的「民」與「居」,一趟客鄉與老建築的深度之旅。
知名在地文化工作者古武南的溫暖活潑導覽,品味好茶,好屋,好生活。
初版隨書附贈多家北埔老街商家優惠券,並邀請讀者參加一場作者親自帶領的北埔導覽。
深獲好評的得獎出版品《北埔民、居》大幅¬修訂,全新彙整,全彩珍藏版。

古武南
 
北埔文化工作室主持人、導覽者,水井茶堂負責人,《新竹文獻─新竹好茶》主編。
 
出生於臺灣新竹縣最盛名的客家小鎮北埔。孩童時期在優渥的人文環境與茶葉盛世中成長,鍾愛北埔客家老聚落,目前致力於北埔古蹟、傳統民居研究與北埔特產――福爾摩沙烏龍茶(膨風茶,也就是白毫烏龍茶)推廣。於1997年促成「北埔關懷鄉土促進協會」,著作《北埔民居》獲第一屆國家出版品佳作獎,於200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茶室展演空間擔任設計師兼茶藝示範講師;並為2011年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雙年展「春德的盛宴」事茶人;並主導修復老屋 「水井」、「水堂」。
 
影像紀錄專輯: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─「玩美女人窩:愛上古蹟的古武南」
 
公共電視:「維修古蹟的古武南」、《天下雜誌》與諸多平面媒體報導。
 
著作:《北埔民、居》、《茶二十一席》(主編並與其他人合著)。

  • 地圖拉頁
  • 老古自序
  • 編序:北埔,故鄉的想望
  • 1 山城,北埔
  • 2 水井茶堂的起源 文學博士的居所
  • 3 轉來老屋聊
  • 4 百年穿瓦屋 水堂修復記
  • 5 北埔老巷子
  • 6 回憶不盡的忠恕堂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
  • 7 繁華不盡的北埔大正老街
  • 8 細說金廣福公館
  • 9 北埔姜屋天水堂
  • 10 鄧醫院 柑園記趣
  • 11 富麗堂皇的姜氏家廟
  • 12 北埔洋樓與永光公司
  • 13 天水堂起新屋 姜家下天水堂
  • 14 南埔莊屋 用一棵大樟樹蓋的宅院
  • 15 崇德堂與彭三貴
  • 16 秋月姑爺與金鑑堂
  • 17 山頂上的單家圓屋 記阿淘哥
  • 18 下大湖介老伙房 姜屋茶行
  • 19 客家大廟慈天宮 懷念廟埕的拙把戲
  • 附錄:北埔行旅清單